地震多发地带居民能否迁移?怎样提高住宅抗震系数?
9月6日,一段四川泸定的采访视频令人动容。一位随救援人员转移的大哥,记者准备对其采访,起初大哥还挤出了一个微笑,指了指前方。“我到那边......我有个姐姐遇难了”下一秒便绷不住直接哭了出来。面对人生世事无常,活着的人还需要将生活继续,微笑着本以为自己可以承受,却在不经意间泪崩。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官微发布,截至9月8日8时0分,共记录到3.0级及以上余震15次,其中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13次,目前最大余震4.5级。
截止9月7日下午2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造成74人遇难,另有35人失联。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看着满目疮痍的震后现场,总是忍不住想这些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可以搬离这里吗?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如果不能,又有怎样的措施可以更安全的居住在此呢?
常年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带的人们,应该更加清楚自己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风险,但他们生于此地,长于此地,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家乡的归属感早已与血肉相容,想离开这里并不容易。如果抛开情感牵绊,想要迁移出来,我想这个问题还是有待考量的。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向城镇化转移并落户。
这就意味这我们首先得符合“生态移民”的要求,所处的地区得是生态功能区。其实这种“生态移民政策”早已在祖国的大西部地区执行,但移民并不是说把所有的居民都迁移出来。中国人口密度大,所有的政策执行必须是有序推进,逐步改善。因此,这一政策首要解决的是已经没办法依靠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问题的地区。另一方面,在人口数量问题上,据《地理中国》的数据显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就已集中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日本这个常年居住超一亿人的国家,就集中了全球20%以上的里氏6级地震,要想将常年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带的人口迁移出来,人口体量太大,城市化地区承载恐怕难以承受。
面对不能搬离地震多发地带的现实问题,又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住宅的安全系数?一般来说,我们所有建筑都需要做抗震设计,隔震技术也是抗震设计方法的一种。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内增设一个隔震层,以此来降低或者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隔震层最主要的设施叫做隔震支座,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是橡胶隔震支座,支座由橡胶板与钢板组合而成。在混凝土建筑的基础往上1m位置处设置隔离层(隔离层位置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施工前先对隔震支座下部柱墩进行加固,保证隔震支座的基础稳固。在隔震支座上部设置牛腿,安装同步顶升系统施加压力,完成结构的托换体系,凿除混凝土柱段,千斤顶同步顶升1-3mm,放入隔震橡胶支座,千斤顶同步下降,卸载拆除同步顶升设备,完成抗震加固施工。
这一技术也使得芦山县人民医院在2013年的四川雅安7.0级地震中幸免于难,设置隔震层可以阻隔地震的作用大概是在80%左右,但有许多建筑都未进行正规的抗震设计,导致抗震性能差,损失严重。目前,我国对比一些抗震技术先进的国家,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的建筑抗震技术普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