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丨施工现场高温防暑怎么做,工地管理者注意了!
夏季高温天气,是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时段和高发时段。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80%以上都与高温相关。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为了在持续高温气候条件下搞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改善一线施工人员的生产、生活状况,防止、缓解高温酷暑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必须有效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
一、合理安排日程表
密切注意高温天气气象预报工作,严格执行“抓住两头,歇足中间”避高温对策,对操作、休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安排工序及工程量,降低劳动强度,禁止增加高温作业时间及违反规定加班。
除抢险排危作业以外,当天最高温度达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不含40摄氏度)的,施工单位全日安排作业人员室外露天作业累计不超过6个小时,持续不超过国家要求,并禁止11:00-15:00时间段内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当天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的,应暂停当天室外露天作业。
日间施工作业不允许长时间露天工作,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做好记录。要严格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对出现严重灼伤或中毒等事故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高湿度条件下更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作业安全,避免中暑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改善现场作业、生活环境
在高温条件下,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保证施工人员的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及其他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达到防暑降温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劳动保护,防止中暑事故发生;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操作和管理,做好防火防爆工作,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搞好文明施工。应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和降低劳动强度,高温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通风,隔热,降温等措施,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不宜从事高温作业者应及时更换工作。
三、做好食品卫生防疫工作
切实加强食堂、食品、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饮食卫生,以免造成中毒事件发生。应为施工人员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及常用防暑降温药品等,并加强夏季易发疾病监测,当现场作业人员出现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
对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职业健康监护体系。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同时严格按有关要求给予高温津贴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
四、加强夏季防火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和实施消防安全制度,编制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进行防火检查和检查。尤其是加强对施工工地内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场所及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场所的巡查、检查力度,彻底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严格动火审批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断完善消防安全措施。
五、加强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意识
利用微信、短信、板报、班前活动、交底会等方式,向操作人员宣传、教育和培训防暑降温、急救知识,让他们认识到防范中暑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事故预防和救援知识,增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并在施工组织中认真贯彻执行。
同时各施工单位应重点对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高支模架、深基坑等危大工程以及防暑降温、避开高温施工的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
炎炎夏日,作为工地的管理者,应更注重作业人员的身体情况。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情况下,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降低员工中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