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前苏联留给乌克兰的建筑遗产,时过境迁令人唏嘘不已......
俄乌战争可以说是今年最为重大的国际事件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更是把国际局势推向了新的局面。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是非恩怨由原来已久,但他们也曾和睦相处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乌克兰便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在现在的乌克兰首都基辅还伫立一座102米高的巨型雕塑祖国母亲,这是苏联卫国战争纪念碑。这座雕塑一手持盾,一手持剑,是基辅最重要的建筑地标之一。雕像建造时,一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二是为象征俄乌两个加盟共和国的友谊,如今看来却多了些讽刺意味。
祖国母亲雕塑在技术上使用了当时首创的三层全金属焊接工艺,研发者是E.O.帕顿电焊研究所,外形上有着斯大林时期新古典主义特色,仅接头组装和焊接过程的焊缝就已达30公里。雕塑设计之初就考虑它起码得在这历经150年的风吹雨打,但世界局势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雕塑也因为盾牌上的苏联国徽,整天被嚷嚷着要移除,但都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被一拖再拖,甚至曾有人在雕像脚下的长明火浇筑水泥,企图以此毁坏这座不受欢迎的雕塑。
在前苏联与美国进行太空竞赛白热化阶段的1970年代,不少建筑师被举国上下渲染的太空梦激发灵感,创造了一批极具未来现实主义的太空元素建筑。人来人往的城市街头里,最具太空元素的建筑应该要数基础信息学院,由于外形的原因也被称为基辅UFO。这是普京“前东家”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下的科技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放映厅和报告厅,特工和太空UFO元素结合真是非常有未来科技好莱坞大片的视觉感。其实,这座建筑原本是设计用于音乐厅的,飞碟的外形是为了实现最佳声光电传输系统,而不是为了惹眼硬凹造型,这就非常符合当时苏联的一切为生产服务为中心的思想。
在苏联这位老大哥日子混的还不错的时候,乌克兰由于气候宜人一直是大家度假的首选之地,在乌克兰的南部半岛克里米亚有一座德鲁日巴疗养院,不少当时的工人阶级在此享受带薪休假,是身心娱乐一步到位的乌托邦式的度假胜地,也许真就是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世界了。有趣的是,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可能是外形太像降落在黑海海岸山坡上的混凝土宇宙飞船,一度被土耳其的间谍认为是对其有威胁的军事目标,猜测这里是导弹发射基地。
同样拥有太空元素的建筑还有乌克兰的沃尔纳德斯基国家图书馆,这是乌克兰国内最大规模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500万册。在图书馆阅览室内抬头望着上方密集的采光井,还有点像进入了太空站,但从建筑外部的高空俯瞰,乍一看还以为是腌菜缸,实在是失敬失敬。
从这些充满未来感的建筑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苏联人民对未来事业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在1967年时他们还掀起了为给未来子孙写信的热潮,一封封信件被投入时间胶囊,50年后才能开启。他们在信中提到,我们刚刚向宇宙迈出第一步,你们应该可以飞向其他行星了?核能可以控制了?元素的量可以根据人的意愿决定了?亲爱的同志、后代们,20世纪的工人在给你们写信,请告诉你们的子孙。我们为了你们能得到永生,曾经多么努力的奋斗......你们可能已经消灭了有害的细菌和病毒、衰老和疾病了?你们是幸运的一代,战争已经是历史了,你们不必高喊口号,以色列侵略者无耻。
看到这一句句热诚之词,心中感慨万千,他们共同的母亲早在1991年便分崩离析了,人民被正在被战火折磨,流离失所。但我想这并不是共产主义的结束,在火红的东方大地上,我们正在冉冉升起,正在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奋斗,实现他们信中的共产主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