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施工方深化设计的重要性及解决办法
在普遍的施工项目中由于原设计图未明确的分项进行施工图设计(电气预埋点位,给排水预埋点位等);原有施工图精度不高,进行综合或局部优化,寻找错漏碰,消除常见质量问题,降低施工难度;围绕施工需求,对原施工图进行材料、尺寸的细化,提高施工的精确度,降低施工组织和操作的难度。基于设计方没法全面清晰展示施工期间所有的细节工序,往往加大施工难度,甚至连连发生施工不达标要返工的情况。以下针对工程建设中不同的参会方的角度来诠释基于施工方深化设计的重要性。
从施工方看
生产环节:
1、原先并未意识到这样做会有问题,做着做着问题出来了,迫于各种压力和推手,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
2、每个质量、安全隐患,都是由若干个环节的若干个偏差所造成,此时想要整改,往往代价惨重,无法推倒重来;
管理环节:
1、质量问题往往在成形暴露后才被识别;
2、管理人员过程中看不见,看见了不敢坚持,看见了坚持了团队无共识、不理解;
3、由于组织管理不顺,日常管理已十分忙乱,加之对质量问题的理解不一,要让管理人员对一个尚未形成事实的苗头产生重视的具体行为,十分困难。
从设计方看
通常施工图纸,因设计人员缺乏现场经验,设计周期短,施工图深度有限,会存在以下问题:
1、未兼顾各分项或工种构造做法的一致性与兼容性;
2、对设计功能的实现未明确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法;
3、对设计构造在具体环境中能否实现未加论证;
4、具体定位、尺寸、构造需进行大量的二次计算;
5、具体的材料规格、型号、数量需进行二次统计;
6、由于设计深度、施工误差的存在,图纸尺寸不能成为各方共享的依据,无法实现预制造。
在此情况下,只有从各参建人员角度出发,识别施工过程的实际需求,才能目标明确地开展施工深化设计。
解决办法
以上各方存在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设计源头上没能方方面面理论与实际结合,因此施工深化设计在建设生产中是必须的,以下提出如何解决目前现存的问题几个可取的办法:
1.精准定位
如果原图纸中的各类尺寸存在需二次计算或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施工中就难免产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人员、按不同精度、计算各自所需尺寸的情况。这种现象对工程质量、施工精确性带来的偏差、返工影响存在于施工各环节。
因此,对不同图纸中的模糊尺寸,包括平面定位、构造尺寸、
竖向标高等,由有经验人员,在统一质量标准和经验教训总结的支持下,在施工前进行逐一明确,对施工精度的提升,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实现不同分项、系统的碰撞,避免返工,实现数据共享和部品的预建造,具有现实意义。
2.精确备料
分项施工前对某一施工所需的半成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特定规格、特定单位进行计算统计。特定规格,是指可预加工,实现作业面拼装式施工的统计规格;特定单位,是指按层,按施工责任分区,或按具体部位为统计单位。
精准备料的实施,可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1、对各类材料采购、租赁的进场、退场做准确计划;
2、在材料进场、加工、使用环节实施损耗管理;
3、为实施工厂化集中加工做好型号、数量统计;
4、对材料定点、定量配送、转运做好规划工作;
3.一次成活
由于设计出发点不同,选取施工工艺不同,同一施工内容,实现其功能的工艺或构造方法会有较大差别,对工程质量的可靠性会带来不同影响。通过总结以往施工中的经验教训,或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研发,以科学的构造,合理的成本达成可靠的质量是一项具体工作,实现的路径包括:
1、同样的设计功能,采用更简单、更环保的设计构造方法达成;
2、通常的设计做法,不考虑实际施工环境和操作误差,采取更可靠的构造做法;
3、通过精准的预留预埋,消除钻、焊、凿、补等消耗性作业;
4、复杂部位作业,通过构造优化或部品预制(包括集中加工和PC预制),明显减少工序,实现操作的简单高效;
因为建筑工程本就是需要多方协助参与生产的过程,各方深入协同并根据实际解决各方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在施工方层面确实需要以实际操作为准则的图纸来保证施工进度的完成。所以从施工方面角度深化设计,在工程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