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筑寒冬?建筑企业生存之路又在哪?
据统计,前50家民营房企中超过6成现金流吃紧,甚至在公开市场上发生了债务违约事件,上下游供应商也开始只接受现金交易。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王"频现。有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量下降7.7%。很显然,它并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它是全行业的问题,而问题具有某种普遍现象的性质。
房地产市场就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恒大出事,蓝光资金链断裂,新力股价暴跌,富力房地产抛售资产,还有花样年、宝能、当代置业......目前大多数的地产公司都在收缩,躺平,降价回款自救。
其实,造成房企暴雷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因素都不外乎和现金流有关。如果说土地是房地产企业的命脉,而资金流动则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
目前有多少中小型建筑企业难以接到像样的工程,融资越来越难,利息越来越高,报价越来越低,垫资越来越多,业主给钱越来越慢,亏损项目、亏损企业越来越多……当下的建筑市场是这样的:
1) 狼多肉少难中标:从2021年下半年起,好的楼盘将会减少,尤其是房地产板块的房价会持续下跌。部分建筑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2) 价低事多利润少:为了中标,必须降价,降价后的利润会大幅度下降。同时,对资质、人员的核查力度也在加大,查扣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企业的招聘成本也越来越高。
3) 危多机少风险高:近期,多个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接连爆出丑闻,恒大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来抵偿债务。此后,拖欠工程款、工程烂尾的情况将会更加突出,工程公司资金链、资金流危机也将逐步显现出来。
所以,私营建筑企业要做的,就是明确的应对,提前布局,给大家几点建议:
1) 市政城改参与早:房开公司突然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原因。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已经行动了,资质该升级的升级,该增项的增项,该分立的分立。市政工程、城市改造项目以后会越来越多,单个项目体量虽然不大,不代表利润就少。
2) 央企国企要抱牢:中建,中铁,中交,中铁建,从2021年起,新签约量持续破纪录。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大型工程,更是被他们“包圆”了。未来几年,中小企业要想混的风生水起,就必须要抓住国企的大腿。
3) 发展绿色数字化建筑行业:“十四五”建筑发展规划中,反复提到的“智能建筑”、“建筑机器人”、“工程总承包”、“BIM”等几个关键词。在今后的3到5年内,在这些方面都会有巨大的突破,传统的建筑方式、用工方式、施工组织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他们改变了策略,那么他们就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