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群众住有所居——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看安居举措
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随着2023年地方两会相继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工作作出了安排。
“推动重点城市加快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22万套,有效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不少于3万户。”1月12日,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保障群众安居作出如上安排。
除了广东省,其他地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作出了相应安排,在住房保障方面,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今年,天津市将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8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4亿元。北京市将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江苏省将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山东省将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3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4万户。湖北省将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改造棚户区住房4.8万套。内蒙古自治区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2.6万户。海南省将坚持需求导向、惠民导向,完善安居房管理政策制度,筹集安居房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1.2万套。河北省将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2万套以上,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万套。安徽省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7万套。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贵州省将大力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落实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一城一策”灵活运用政策工具,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统筹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地灾避险搬迁安置,推动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安置房。“一楼一策”分类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用好保交楼专项资金,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吉林省将采取有效举措,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优化完善调控政策,支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以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为核心,纾解优质房企困难,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发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专班作用,推动16条金融支持政策落实。重庆市将稳定房地产投资,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用好信贷、债券、股权等支持政策,完善财税、金融、产业等配套措施,合理安排供地规模、结构和时序,加快“久供未建”项目处置和新拿地项目开工,推动房地产投资逐步回稳。广东省将稳妥处置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落实16条金融政策等,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湖南省将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防范房地产引发系统性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消除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推动房地产业逐步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1.31 江程
[免责声明]来源:住建部、网络综合整理,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