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2023了,带你谈谈建筑设计的前景
对于建筑设计这个行业,现在存在着很多悲观的,甚至劝退这样的声音,好像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无法逆转的哀退期,然后很多的学生,年轻建筑师感觉非常非常不知所措,甚至是低落。但是个人一直持非常乐观的态度,甚至觉得属于真正建筑师的春天马上就要到了。
疯狂盒子的想法:
首先第一个,很多人把建筑设计和房地产画上了等号,我觉得这是第一大误区。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衰退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住宅设计只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小分支而已。当然,不能否认的是,在过去20年过程当中,住宅设计撑起了大部分建筑设计市场,但这只是某个社会的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某种行业现象。
其实,如果放眼全世界看,那些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过所谓的房地产红利期。比如二战之后,由于战争的原因,住宅大量的被炸毁,然后人口暴增,所以整个住宅的缺口是非常非常大。
所以那个时候建筑师主要的工作也是以住宅设计为主。
如果仔细关注一下,那个时候的著名建筑师,其实他们的主要项目,成名的项目也都是住宅类型的项目,比如科普西的 vlosovoe ,还有他的马赛公寓,赖特也做过沙漠别墅,流水别墅之类的项目,fabric Johnson the glass house ,还有 Miss 也做了很多那种玻璃的那种住宅项目,然后随着住宅缺口的消失,这些著名的建筑师也把自己的工作重点从住宅转向了公共类型的建筑。科部做了廊香教堂,Miss 做了巴塞罗那破威廉,还有赖特也做了类似于像古根汉博物馆这样的项目。
而在住宅红利期,欧洲.美国也存在着大量的那种几千人的设计机构,随着住宅泡沫的消失,这些机构也都纷纷倒闭。而那些优秀的小型中型事务所却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的出现,建筑师被委托的项目也从单一的住宅过渡到非常丰富的状态,比如说医疗、卫生、学校,甚至松焦类型的建筑,博物馆类型的建筑。而且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整个建筑设计市场变得更加活跃,涌现出来的优秀建筑师也比以前要多了很多。所以不妨借鉴一下这些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因为这可能也是我们要走向的一条路。
再来聊一聊房地产项目的本质,其实房地产项目的核心价值主要是四个点,第一个是土地的价值,第二个是资金使用成本,也就是说能用多便宜的价格,可以争取到贷款,那么第三点,是整个周转周期,就是周转的速度越快,利润会越高,最后一个点,是合理的控制降压成本。
这里会发现,其实一个建筑师在里面的赋能是极为有限的。他们最多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却不能够逆转乾坤。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蓬勃发展,却没有培养出来几个设计大师,那也类似于像王澍.大舍.儒恩、董公、刘家坤这样的优秀建筑师,他们主要的工作也不是住宅项目,而唯一一个可以在世界上通行的建筑师,马岩松,却是靠国外的设计项目而成名的。
再从经济层面上来聊一聊今后的设计市场,有一个概念叫做鲸落效应,就是一只鲸鱼死了,然后他的身体可以滋养整个一大片水域。房地产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它吸收了大量的资金,也固化了大量的资金,当这个产业慢慢走向消退的时候,资金就会从里面逃离出来,逃离的资金会进入到制造业,实体商业、农旅文旅,第三产业,那么不管资金进入到哪一个产业,都需要基础建设,都会有我们建筑师发挥的空间。所以,今后的建筑设计市场会从单一的住宅产业转向多元化的发展,而建筑师,会面对更多更有意思的挑战和不同的方案类型。
然后设计师圈子里还弥漫着一种特别矛盾的点,一方面,他们抱怨曾经做住宅的时候那种单调、无聊、重复性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住宅产业会衰退,然后就陷入了一种死循环状态,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已。仔细分析一下,在网络上大量散布这些负面情绪的人,都是这些地产行业的从业者。我感受到的建筑师市场是这样的,产业工人化的建筑师已经饱和了,而我们极度缺乏那些思想活跃,创造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那些优秀的方案建筑师,房地产类型的建筑师的人数基础比较大,所以舆论牢牢的把握在他们手里面。而对于年轻建筑师,甚至是学生,还有大把的机会去做出选择,更换赛道,所以大可不必去悲观。应该去很乐观的面对自己将来会从事的工作,也可以像外国建筑师一样从事不同类型的项目设计,商业的,文化教育的各种类型,而不用去画那么多无聊的住宅,不觉得这是一种属于建筑师的春天吗?
还有人抱怨这个行业付出跟收入不成正。其实建筑师和医生,律师这些行业是差不多的,都是需要积累的一个行业。医院里的年轻医生,包括年轻的律师,他们的收入也都非常微薄,而且他们付出的一点也不比建筑师少,但是为什么他们不抱怨?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社会变得更加浮躁,好像一个小目标都已经变成了人生标配,其实不过就是因为贩卖焦虑已经变成了一种流量密码。所以,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这种谣言,而如果真的平心静气的去看,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年少成名,哪有那么多横空出世,大部分有所作为的人,都经历过非常痛苦和煎熬的成长过程。作为一个年轻建筑师,认为自己付出的很多,而实际上也许付出的时间很多,但真正付出的价值并没有那公大。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是需要沉淀和积累的,越不需要积累的行业,前期门槛越低,但是后面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35岁变成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梦魇,所以作为年轻人要做出选择,要不然就在前期多吃苦,要不然就在中年以后多吃苦,反正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躺的行业。
唱了那么多反调,估计又会有不少人骂我,但是还是想说一句,作为从业者少去贩卖一点焦虑,然后作为年轻的学生也好,建筑师也好,应该多一些自主思考的能力,最后,祝福那些已经转行的,曾经的建筑师,尊重那些因为热爱和执着而留下来建筑师们!!!